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老版网站  
 
    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
   企业宗旨
   经营理念
   社区文化
   文明学校
   文明光荣榜
   京兴特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社区文化

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POST TIME: 2007/08/25   Read:1497    size:Large Small
大力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以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品味,既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当前城市社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三方面探讨社区文化建设。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也就激发了人们对更高的生活质量的期盼。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进入社区,他们都成为“社区人”,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期待在社区得到满足。特别是作为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和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不容忽视的紧迫性。
一、社区文化:城市文明的载体
社区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文化力的重要途径。社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基层生活文化,特指一定区域内聚居的人群的精神生活现象,表现为社区居民的文娱体育、社会教育等健康身心、娱乐身心的文教体卫活动。社区文化建设是美化社区的社会环境、展示社区居民精神风貌的民心工程,是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也就激发了人们对更高的生活质量的期盼。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进入社区,他们都成为“社区人”,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期待在社区得到满足。特别是作为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和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不容忽视的紧迫性。
1、社区文化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文化是以社区为依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宗旨,以文化教育、知识传播、娱乐美育为基本功能,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指导以提高全民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态。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首先,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要纳入城市文化建设规划中,即城市文化建设规划要考虑到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开发一个区域的同时,要有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和文化的理念,考虑到今后的发展趋势。其次,对城市中现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如广场、图书馆(室)、俱乐部、活动中心、舞厅等要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也离不开政府的监督和指导。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其基本的内容就是创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以学习科学知识、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内涵。人们通过参与健康、文明、科学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实践证明: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全面刷新城市面貌、提高全民素质和城市品位。
社区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主流。社区文化已显示出自己的特点:第一,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艺作品的多样性结合起来,使社区文化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第二,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发挥辖区各单位在人才、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街道文化向社区文化的转变。第三,社区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成效。第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第五,指导与服务相结合。
2、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建设中,社区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不同,它不仅有传播一般文化的功能,还肩负着形成社区凝聚力、塑造社区乃至一个城市形象的任务。因此,社区文化建设有必要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下完成社区教育、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的任务。
加强社区党建凝聚力是强化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保证。针对目前城市社区存在的一些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松弛、组织建设薄弱、党员管理存在“空白点”、党员活动出现“盲区”等问题,应努力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拓展党建内容,不断增强党建的活力和向心力。做到哪里有社区工作的热点、难点,哪里就是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阵地和工作的重点,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渗透到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每个居民的家中,使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党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导向作用、重要决策作用、组织保证作用和行为表率作用。
社区教育塑造人是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实施社区教育,是坚持治区与育人并举,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应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以青少年为重点对象,以先进文化和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知识等的传播为主要内容,积极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社区文明陶冶人是丰富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用先进文化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关系。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广场、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凝聚人心、融洽感情、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园地,成为社区群众的感情驿站。努力把先进文化这个“魂”纳入文化活动这个“体”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社区群众在社区文化中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和熏陶。
3、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
先进文化是位于时代前列,具有鼓舞、引导、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能够催人奋发、团结向上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正是为了把社区内各个层次、各个界别、各种人员团结和凝聚起来,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用民族的、科学的、进步的文化代替没落的、颓废的、反科学的文化。形成“共建、共创、共享、共荣”的价值观念和“同地而居,共创繁荣,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需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社会人”队伍的不断壮大,使社区成为城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加强对“社会人”和新条件下的“单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社区的一项重要职责,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城市社区一方面依托日益完善的文化阵地,扩大文化功能和内涵,使其成长为主流生活和主流氛围;积极寻找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以先进文化陶冶人,大力弘扬主旋律,寓教于乐,加强社区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另一方面,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发展群众文化,吸引群众走出家门,走进社区,热情参与,在文化活动中提高思想水平,融洽感情,增强参与感。这样,就把文化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性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结合起来,增强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4、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适应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党政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正向纵深发展,大量社会管理、居民服务、公共事务从政府、企业的职能中分离、转移、延伸出来,大量由单位直接管理的“单位人”变成了由社区管理的“社区人”。改革的深化、管理的移位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思想波动,迫切要求社区在加强管理职能、社会职能、服务职能的同时,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做好疏解情绪、化解矛盾工作,防止和避免因改革而出现大的思想动荡和危及社会政治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总和,在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群众、促进社区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
二、认识、经费、参与度:社区文化建设的三道坎
城市社区文化既是城市文化的
发展基础,又是代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在城市行政结构大重组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1、城市社区文化活动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
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单位制”结构的社会组织形式所造成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给社区文化建设资源实施共享设置了重重障碍,使社区文化活动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单位、部门、公民社区意识缺乏,存在着不关心、不过问社区事务的现象。在对社区文化建设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握上,存在着重物轻人的思想,对硬件设施的依赖性大,缺乏对人才资源的研究开发。加之社区成员的责任意识、归属意识、参与意识不强,因此,对社区文化建设资源的共享缺乏积极的互感互利的态度。
二是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条块分割造成了对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偏重于集中。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资源闲置,得不到开发利用: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资源紧缺,苦于无奈。在利用资源的形式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对有形资源重视多,对无形资产利用少;对现有资源使用多,对潜在资源挖掘少;对自家资源管得多,对盘活资源协商少。开发利用社区资源,缺乏有效的行政法规予以调整和保障,利用社会资源时还有看关系、讲感情、一旦领导调动就变了样的不稳定现象。
三是规划实施不到位。由于尚未摆脱计划经济模式和人们所固有的思维定势,规划新的区域时,缺乏高起点的综合平衡,依旧条归条、块归块,很难由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几个职能部门共同商议,街道也难以协调。因此,表现出社区的整合性较差、各自为阵,功能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循环。缺乏更多的创新与特色,而对老城区设施的改造更新投入力度不够。当前,因种种原因,在小区文化建设的投入方面能小则小,能拖则拖.能慢则慢,随意性较大。
2、社区文化的硬件、软件建设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社区文化干部队伍人员不稳定,经费短缺。文化站是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它对活跃社区文化,满足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建立文化专干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必不可少的人才保证。然而有的街道文化站没有专职的文化干部,文化站的工作有街道政工科兼管,有的虽有其名,但身兼数职形同虚设。而且现有的社区文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底蕴较差。特别是受“一切向钱看”思想的影响,有的社区和文化站设施与设备包括场地都转租、转包给了个人,有的已移作他用;还有的借社区文化之名目,投资新建项目后移花接木。
3、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不够广泛,居民群众的参与度不高
目前,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众积极性不高,意识不强。认为参不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对他们来说没有影响,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也没有认识到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他们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因此,许多城市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人数不到四分之一。
三、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
1、以人为本是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
加强社区文化的队伍建设,努力把社区内各个层次、各个界别、各种人员团结和凝聚起来,建立建全组织,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扩大社区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关键。第一,应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机制,探索社区文化指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与市区文化部门联系,聘请有关领导、专家及辖区内的名人、学者和具有文艺特长的居民,成立社区文化指导委员会;发挥社区理事会、社区企业的作用,成立社区文化建设联席会议。针对目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体层面比较单一的实际情况,建立党员、团员、少先队员进社区报到制度,组建社区文化青少年志愿者队伍。第二,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服务社区群众作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注重开展社区文化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针对社区群众的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既要发展高雅文化,也要发展通俗文化,努力做到在学习、教育、文娱、健身、科普、网络、艺术等领域百花齐放。在活动形式上,提倡多样化,努力做到富有情趣,喜闻乐见,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同时,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中,注意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领导起来,逐步建立和规范书画、围棋、戏曲、腰鼓、体操、气功等各种群众性的文化社团,组织他们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注重把群众热爱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通过典型引路的激励措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育,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第三,通过健全和创新社区文化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以责任为依托,以激励为导向,以培训为重点,加强社区文化的队伍建设。
2、整合资源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坚持由社区文化向文化社区的发展方向,结合区域优势和社区实际,树立“共驻互助”的理念,加强与社区内单位和经济主体的横向交流,积极争取辖区内单位、学校、企业的内部资源对社区群众开放,筹建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共建网”。第一,开辟社区科技文化阵地。主动与图书馆联系、协商,在社区建立流动图书阅览室;同时,在社区开辟“科普文化长廊”,组织社区文化人士建立社区学习教育指导队伍。第二,开辟社区围墙文化阵地,这样,就即能美化社区环境、又能活跃社区文化氛围。第三,开辟庭院文化阵地,推进楼道文化建设。第四,开辟健身文化阵地。依托全民健身工程示范点,成立室内、室外社区健身中心和健身按摩培训点,逐步规范社区体操队、腰鼓队、气功队等。五是开辟“社区戏曲爱好者联合会”、“社区书画活动中心”等社区艺术文化活动阵地,逐步成立和规范社区书画、围棋、养花、收藏等群众社团。
3、多方结合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多方结合,多元结合,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深受广大社区居民喜爱的社区文化活动,是推进社区文化工作的“切入点”。第一,结合热点问题。在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做到与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结合、与社区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如结合当前时政热点,开展“知识竟赛”、“宣传团巡回演出”、“社区风采展”等系列社区文化活动。第二,结合重点问题。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做到与“温暖行动”相结合,与社区服务、下岗职工再就业、招商引资、社区综治等重点工作相结合。第三,结合企业文化。引导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互为补充,进一步推进社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鼓励社区力量支持,努力为社区文化“开源增效”。第四,创建其它特色型社区工作相结合。把开展“文化型”社区创建活动与创建“学习型”社区相结合,创建良好的学习条件,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推动人们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进一步推动社区文化品位的提升和社区文化的全面发展。
4、与时俱进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增长点
面对目前社区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薄弱的情况,针对社区文化建设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社区应以舆论引导和调查研究为重点,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社区文化向社区居民群众深入,不断探索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第一,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黑板报、宣传标语、社区宣传队等进行宣传,通过“建立一份社区文化服务卡”、“办一份社区文化小报”等活动,大力宣传社区内外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二,注重对社区文化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注重在创建过程中先进经验的积累和提升,通过定期举办创建文化型社区活动推进会、交流会及开辟社区文化论坛、申报社区文化研究课题等形式,及时总结创建文化型特色型社区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加强学习交流,不断完善机制,进一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第三,结合社区人文资源,挖掘社区的地域文化,积极探索创建社区精品文化新思路,探索公园文化,结合社区内的烈士纪念碑,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等。同时,以市场和共建的理念,尝试成立“社区文化发展公司”等组织载体。
2018 © 浙江京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浙江省长兴县雉城镇太湖街道振力大厦1901室 邮 编:313100
电 话:0572-6029493 传 真:0572-6029493 浙ICP备07034881号